歷屆考生心得分享
學習前人的經驗調整讀書計畫,一起達到理想的目標
學習前人的經驗調整讀書計畫,一起達到理想的目標
大家好~我是113-1國考全國第三名,看到之前的同學們有分享準備考試的心得受益良多,也來寫心得回饋給學弟妹們傳遞訊息下去,讓更多人知道國考的準備方向。
一、心路歷程
我就讀的大學醫技系課業壓力很大而且要做專題研究,再加上大四下學期才實習,所以很難擠出完整的時間準備國考。我在大學期間就夢想可以進入頂大念研究所,可是由於研究所考試科目基本上跟國考科目不相關,所以我在大四那年的時間用來準備研究所,也錄取了心目中的第一志願。實習結束後到國考還有一段空閒的時間可以準備考試,因此我還是決定嘗試看看。在同學的推薦下,我買了溢百的分章題庫想嘗試看看能不能考過,應屆畢業的我當時只有兩個月的準備時間,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我在完全沒有讀講義跟筆記的情況下,竟然只差3分就能通過國考,就是這點讓我確信溢百提供的讀書方法是完全可執行的,因此我也回購買了他們的分章筆記來讀,花了我大概半年的時間,最後以全國第三名的方式通過國考,真的很不可思議!這也是我想來寫心得的原因,我真的很感謝溢百的學長姊們提供的所有資源跟備考方式。
二、參考書籍
大學期間有購買原文書中譯本及部分科目國考指定用書,會買書的原因也是因為班級群組會發一些團購書籍就跟著一起買,心態上有一種大家有買我也要買,要是沒買的話有一種期中考、期末考會考不好的感覺,但是實際上是一堆是連翻都沒翻過,最後變成買來積灰塵再二手便宜賣掉或是留給直屬學弟妹們,我手邊有學長姊留給我的補習班講義(三○的一大箱書),這個應該是有報名補習班給的教材,我自己看的很吃力,內容很多而且整理的很複雜,看到這麼多內容覺得國考也太難了吧,要讀這麼多要讀到什麼時候才讀得完,當初去書局有找到高○的考古題本,印象中是寫說有詳解,結果是極少數有詳解,詳解的表格同一張圖可以出現好多次,然後題目感覺收錄的很少所以沒買,實習的時候看到同學在寫溢百的分章題庫,價格上6個科目買下來還比高X的便宜一些,還有強調是5年考題全部都有收錄進去,查了一下發現不少人推薦就買來寫看看,也看到他們的IG覺得是很用心的學長姊,了解一下發現分章題庫有收錄5年全部的考古題,我就花兩個月把題目全寫完,一開始寫發現錯誤率大概60%,後來把題目不斷的重複看,發現有些題目是考類似的問題,最後國考考完差了一點就可以及格,於是我就在考完試之後買了溢百的分章筆記,最後只靠著讀分章題庫跟分章筆記通過國考。
三、考試準備
聽過的準備方法有很多種,我認為沒有哪一種才是對的,可以評估自己的能力再選擇一個喜歡的方式,就我而言,我認為國考沒有敵人不需要擔心別人準備的比我多我就會考不過的心態,因此我選擇較輕鬆的心態去面對,同時我還需要兼顧研究所的事情,在這種需要分配時間在不同事情上我的時間分配是平日晚上6點~10點,週末彈性補足當週沒有完成的進度。
因為我有短時間寫過所有的題目,因此方向很好掌握,這點我覺得是我能夠拿到分數最重要的關鍵,也是我強烈建議同學要放在心上的事情,這邊跟同學分享幾個方法:
四、考試心態
考研究以及醫檢師國考的經驗讓我意識到心態真的很重要,備考的期間身邊出現很多否定的聲音,但是那是他們自己做不到才會傳遞出來的負能量,只有你自己知道人生這條路要怎麼走才精彩,心中的想法是決定勝負的關鍵,以下幾個想法分享給學弟妹們:
五、感謝心得
曾經在我念完大學時是想放棄準備醫檢師國考的,當時覺得有研究所沒執照也沒關係,直到看到有溢百這樣的工具書讓我願意嘗試看看,能夠用幾個月不到半年考到一張執照,此刻大學四年的時間劃下完美的句點。一個人唸書真的很辛苦,尤其是白天在忙其他事情,晚上不能休息還要讀書,我閒暇時間就看看溢百的貼文當複習順便學習前人的經驗,研究所找老師的時候照著IG貼文「如何挑選實驗室」的方式找到的指導教授也很照顧我,實驗室學長姊都按時畢業,我也過的很充實,對溢百想說的是很感謝有你們的陪伴跟幫助,希望我的分享能夠回饋給你們還有學弟妹們,醫技系的學弟妹們能夠有這樣的平台能夠互助實在不容易,期待繼續看到你們的更新!
各位考生大家好~我是112-1醫檢師國考的榜首,感謝溢百團隊的邀請,想來和大家分享考試心得😆
先來說說我是如何認識溢百這個管道的,其實一直以來我都是一個死讀書的學生,在校成績平平,課堂吸收效率差,常常課後還要花大量時間從講義第一頁開始讀,坐在書桌前一整天,但進度還是讀不完,在家裡讀書就會東摸摸西摸摸,一下要喝水,一下要上廁所,總總原因,一直到大四距離考試只剩一年時,對於國考還是非常焦慮,於是又跟著過去的習慣,報名補習班死馬當活馬醫,初期上課也許還有效,但當課程越來越多的時候又會開始陷入讀不完的惡性循環,自己也沒有做筆記的習慣,所以聽完過一陣子還是又忘記
直到有一天我的朋友在抽獎文中標記了我,沒錯!就是非常幸運地,她抽中了溢百的全套分章題庫,因緣際會下知道了有一群正在努力想幫助考生的學長姐們,而我的朋友也非常爭氣的一次就考上國考,後來也很大方的把整套書送給我,看著曾經使用過這套書考上的人分享的心得,以及檢視自己過去為何總是事倍功半的讀書心態,於是在收到書的當下就決定利用這半年的時間重新來過
(在這裡分享給時間快不夠,但是基礎還沒打好的人,如果你是大學四年都非常優秀用功的學生,繼續保持絕對沒問題!)
半年的時間肯定無法再從課本講義的第一頁開始讀了,於是我開始著重於近幾年內的考古題,拿到書以後就直接寫題目,先大致上了解一下自己不熟的章節有哪些,再一題一題慢慢檢討,不管寫對或寫錯的題目都要去找答案,有課本就去翻,沒書的人也可以利用阿摩上的詳解,確保自己所有觀念全部釐清,我自己喜歡這套書的地方就在於,內容有事先分類好每個單元的題目,當你在寫的時候就可以結合近五年的考題方向,一次整理起來,再搭配阿摩上很多人都會幫忙整理以前的題型,把所有不會的地方透過題目累積的方式拼湊成自己的筆記
🌟在這裡真的要說,學會「自己」做筆記真的很重要,我以前也是覺得寫筆記很花時間,看到字醜又有強迫症,寫兩頁就會想罷工的人,但是後來看到很多成績好的同學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筆記一個寫得比一個還厚,大家就知道這件事情有多重要了吧!
寫筆記主要是為了幫助你的大腦記憶你曾經讀過看過的東西,並且在你觀念開始模糊的時候可以快速找到你寫過的內容幫助複習,當我開始累積自己的筆記時,很神奇的是我只要寫過重點的題目,下次有相關的題目出現,我馬上會有印象我曾經看過類似的題目,立刻翻回去看,看一遍會忘,看十遍總會記起來吧!同時還能把章節不完整的地方繼續補起來
一開始如果不知道該怎麼寫比較好,也能參考他人的筆記,學習整理重點的方法,可以的話,請試著做出屬於自己的東西,如果每次都只是看完就覺得可以了,那其實就等同於只是在背答案而已,只看別人的筆記也是同理,時間一久,讀越多就會忘越多
各科目重點我自己主要是偏向平分時間每科都讀的模式,所有章節都會花時間去理解,雖然不是所有科目都很有興趣,但秉持著考過的內容要儘量把握,分數留給從未見過的新題目,先把基本的邏輯與觀念理解透徹,再來挑戰新穎的知識,在這裡並不是要說只讀舊的都完全不碰新的,而是要避免自己抓不準新考題的方向,又拿不住你本來可以得分的重點
另外也推薦一下大家可以使用計時app,確實掌控自己一整天的時間運用,不用不知道,用了才發現很多原本自以為花在讀書的時間,事實上都不知道默默混掉了多少🤣還有如果你是一個在家抵擋不住各種誘惑的人,建議跳脫舒適圈,我自己是每天都會到圖書館報到,有別人在,你就不會一直想做一些奇怪的(比如寫到一半突然想唱一下歌,還是一直想找東西吃之類的🙈)
如果還是大一大二的同學,請一定要好好把握機會打基礎,後面你才能有更多時間去了解新的東西,替自己多爭取一些分數;但如果你是一隻腳已經踏進棺材的人,也不要太擔心,先沉澱下來,想想自己讀書的心態上哪裡出了問題,想辦法正面解決它,並開始規劃你讀書的方式與進度,要是找不到更好的讀書方式,不妨試著多去聽聽別人分享的經驗,當你發現自己停滯不前的時候,嘗試改變是你必需要做的第一步。
對我而言,能夠利用到溢百的資源,不僅使我順利通過考試,更讓我一舉成為榜首,這是我從來沒想過,也覺得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或許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到你;又或許我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做任何事情全力以赴很重要,但選對工具才能幫助你做得更好唷!最後祝大家都能順順利利通過考試❤️
一、備考心態
我是2月份應屆畢業生考試,我是轉學生,之前就有考過護理師執照了,從我大二下開始看每次醫檢師考試的通過率後,發現每次的考試通過率都很低,就真的很擔心自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得過;從大二下開始規劃自己未來考醫檢師執照讀書進度、尋求補習班的幫助,從大三開始進入補習班上面受課程。
二、讀書計畫
從大三開始,每週一到五認真於每堂學校課堂,下課後,回家複習與預習課程,每週六日入補習班上課,這樣的時間規劃直到大四下。
在讀書過程中,每次的預習、複習、補習班授課內容至少讀到5遍以上直到國考前,並且練習完10年的分章考古題。
直到倒數100天時,開始複習每一年的年度考古題,每一週安排一次的年度考古題,在寫的過程中,會預計時間內寫完,每題每題的訂正,亦可讓自己在考試當天有個資料可以看,讓自己安心不緊張。
三、參考用書推薦
我自己最主要是使用補習班的講義為主軸,再加上之前有抽中微生物的分章題庫使用。那時候在準備的過程中,分章的講義還沒出來,但我看過分章講義,都滿推薦自己的學弟妹購買的,這樣可以省去補習班的授課費用,再搭配分章題庫使用應該效果滿好的。
在考前,不免俗真的超級緊張的,每天都很焦慮自己不知道考不考得上,剛好在備考期間,發現溢百團隊都會在限時動態po考古題,因此,我都會利用滑手機的時間,看看考古題來穩定自己的心情。
四、各科準備心得
臨床生理學:我自己寫完10年考古題,圖表一定要很熟悉,準備何敏夫老師的心電圖統整表帶去考場準備;其他電氣生理學我都放生,把能把握的生理學題目好好把握住即可;生理學越出越活用,要好好掌握每個重點,加以靈活運用。
臨床病理學:我只單靠10年考古題來應戰,亦有搭配「詳解病理」來觀看。
血液/血庫學:我自己對於血液學很有興趣,所以在準備血液學時,都會搭配「血液學精要」,圖/表格真的很重要,寫完10年考古題大概就能好好掌握了。
鏡檢學:我是使用課本搭配考古題來寫,我這部分很弱,所以沒有考的很好。
醫學分子檢驗:由於每年的題目都很新很捉摸不定,我是優先讀完技術的部分,技術的部分讀熟,好以應用後面的章節,並且寫完10年考古題後應戰。
微生物及臨床微生物學:我是使用補習班的講義搭配溢百的分章題庫使用,這次的微生物有很多新的細菌沒看過,所以還是推薦回去看課本;好好看熟,掌握每章節的主要細菌,至少可以達到60分。
生化及臨床生化學:我是以10年考古題為準,把考過的題目有出現的生化公式好好背熟;亦把每個章節的細項好好記清楚,大致上即可。
血清免疫學:我的免疫學是依照補習班的講義看熟,雖然每年考的內容真的有點難,但還是要好好把握基本題目;血清學的部分,例如:ANA、抗體/抗原技術、自己免疫疾病等,我是依照學校老師給的講義讀熟,搭配10年考古題。
病毒學:我對於病毒學比較有興趣,因此我最常翻翻補習班的講義,把每章都唸熟+考古題。
總歸一句,考古題看熟,靈活運用;實習好好實習,也會在國考上派上用場。
祝福未來的學弟妹一次就考上~加油😊